紅海復航在即,全球海運航運“暴利時代”結束
2025-05-09 10:25:08
來源:
發布時間: 2025-05-09 10:25:08
來源:
自2023年11月以來,為躲避襲擊而繞道好望角的航線選擇對運價(特別是集裝箱航運)產生了重大提振作用。然而,若停火協議促使船只重返蘇伊士運河航線,這一趨勢將出現逆轉,全球海運航運“暴利時代”將結束。
有研究機構發布報告指出,隨著紅海航道恢復暢通,船舶無需再繞行遙遠的好望角航線,預計將有超過100萬TEU的運力突然涌入市場尋求貨源,而今年船廠還將新增約150萬TEU的運力交付,供給過剩壓力將進一步加劇,集運市場恐陷運力過剩危機,下半年恐面臨更大虧損風險。預計最遲7月起,紅海和蘇伊士運河將恢復暢通。

雖然已停止襲擊紅海商船,但航運海運公司需要1-2個月的時間進行航線調整。由于在航船舶均已滿載貨物,必須完成當前航次后才能更改航線。屆時,集運市場的供給過剩狀況將進一步惡化,運價下行壓力加劇。航程的大幅縮短將顯著提升集裝箱船舶的周轉效率,進而加劇市場供給過剩,加速運價下跌,集裝箱海運航運企業下半年恐將面臨虧損風險。截止5月5日,全球在運營集裝箱船數量共計7300艘,總運力為3221.32萬TEU,折合約3.82億載重噸。其中,前三大班輪公司總運力占全球市場的46.76%。目前亞洲-歐洲航線現貨運價為3,139美元/FEU,長期合約運價則2,519美元/FEU,預測完全恢復安全通航,集運市場供需從當前的運力緊張快速轉為運力過剩,進而壓低運價。不過,運費下降將直接惠及進出口商和終端消費者。
此外,全球關稅政策對海運貨運量的負面影響正逐步顯現,尤其是亞洲到美國的航線。 其中從亞洲到美國的預訂數據顯示,海運貨運量已經從14.8萬標準箱下降了63%至5.4萬標準箱。市場預測中小型航運公司可能扛不住成本壓力,被迫退出集運市場。
關鍵詞:集運市場,紅海復航在即全球海運航運“暴利時代”結束